欢迎来到 饭店调查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热点专题 > 正文

独家报道︱资本加速布局跨界者增多 团餐行业迎来发展新机遇期

时间:2020-07-22 作者:佚名来源:中国饭店协会

  当前我国餐饮行业市场规模已经超过4万亿元,占 GDP总量达到4%以上,团餐约占30%市场份额。2019年12月6日,第五届中国团餐发展大会在上海召开,中国饭店协会携手《团餐谋》在大会上发布了《2018-2019年度中国团餐产业发展报告》。报告显示,近几年,团餐这个相对封闭、长期被忽视的中国餐饮行业细分市场,因其巨大的体量及超出整体餐饮行业平均增速的亮眼增速,获得了餐饮界及资本界的关注,正在迎来新的发展机遇。


7781577410896204

  《2018-2019年度中国团餐产业发展报告》发布

  近几年,我国餐饮行业市场规模持续扩大,2018年达4.2万亿,其中团餐市场占比约为30%,增速居所有业态之首。据《2018年中国团餐行业餐饮大数据研究报告》披露,全国团餐受众群体约为6.7亿人(占全国人口的48%),团餐业态的主要用餐场景为学校、企业园区和机关食堂。

  报告显示,团餐行业因其巨大的体量及超出餐饮行业平均水平的亮眼增速获得了餐饮界及外界关注;此外,传统模式下封闭的经营环境使团餐行业成为产业互联网时代显而易见的数据孤岛,这为新模式及新技术的应用前景提供了较大想象空间。嗅觉灵敏的社餐企业及互联网跨界玩家开始涉足团餐行业。团餐行业呈现出新的趋势。首先,餐饮行业的服务升级正由社会餐饮场景传递至团餐场景,以美餐为代表的员工福利方案解决商开始切入企业团餐市场,成为行业关注的创新型团餐企业。其次,对市场敏感度较高的传统团餐企业也开始探索食堂运营的新模式,通过引进互联网技术提高自身运营效率,降低成本,在此背景下餐饮信息化企业依托其多年服务社会餐饮企业所积累的行业洞察,借助外部资本拓宽业务边界,加速向团餐信息化领域战略布局,建立竞争壁垒。另外,从传统团餐产业及新技术企业聚合裂变而来的团餐企业综合服务商抢占团餐企业服务领域细分赛道,成为资本关注的重要对象。

  报告指出,团餐行业体量大,增速快,但现阶段依然管理粗放,数据化程度极低,专业化、标准化、精细化的创新升级趋势逐渐成为行业基本共识。当下中国团餐行业的发展与整体餐饮行业的快速发展态势保持一致,团餐行业将在进一步促进市场规模扩大、保持高速增长的前提下,以专业化、标准化、精细化作为产业转型升级与突破方向,实现从初级粗放型向多元精细型的转型。

  前端部分,团餐企业开始注重品牌营销,向顾客提供优质的服务环境和便捷的支付方式,并尝试与外部合作涉足外卖配送领域;中端层面,团餐企业尝试通过完善内部运营管理体系来提升管理效率,节省运营成本,通过品牌加盟与产品迭代吸引更多用户,并关注食品安全及企业员工的能力提升,积极推进企业信息化体系的建设;后端部分,专业的团餐供应链企业崛起,开始借力资本逐步完善仓储物流体系,与上游中央厨房开展深入合作进行新产品研发及工业化生产,通过数据化的现代物流供应链技术辅助下游团餐企业实现日常食材供应的精细化管理,开放心态寻求市场化的金融服务以确保现金周转体系的健康稳定。上述这些趋势,也逐渐成为中国团餐行业探索创新升级方向的基本共识。

  报告还显示,团餐行业面临转型升级,餐饮业的“供应链共识”驱动了大型团餐企业及资本对团餐供应链的关注。近几年互联网打法、线上线下一体化、精细化运营等新理念正在冲击传统行业,大型团餐企业也不再满足于传统的餐饮服务业务,而开始聚焦于行业转型升级趋势寻找新的增长点,其中以食材供应链效率提升最受关注。近几年大型团餐企业在供应链领域动作频繁,有的向产业链上游延伸,开启从农田到餐桌的纵向一体化布局,推动食材供应链效率提升;有的企业积极投资建设供应商管理、仓储物流管理、食品安全管理等信息化系统,提升内部运营及管理效率;还有企业探索对行业输出一站式团餐企业运营管理服务,内容涵盖信息化系统、食安体系、餐饮品牌孵化及输出、食材供应链服务等。

  报告指出,未来几年,团餐市场将迎来洗牌期,仓储物流网络建设及新技术应用将成为团餐供应链企业突围制胜的关键。团餐供应链赛道正在受到餐饮企业、食材供应链企业及资本方的关注,未来随着赛道玩家的增多以及现有玩家资本投入的扩张,团餐食材供应链企业之间的竞争或将升级,这将推动现有行业格局的洗牌。跨区域的综合性团餐供应链公司可借力资本升级仓储物流网络,增加先进供应链技术应用,通过全面提升现有的团餐供应链运营效率来抢占区域玩家的市场份额。而自建仓储物流体系是餐饮供应链企业发展过程中的必须步骤,也是餐饮供应链企业提升客户体验、建立业务壁垒的关键节点,大型团餐供应链企业需借力资本完成物流网络建设。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饭店调查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联系本网站索取稿酬
北京中律通咨询有限公司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联系电话:010-56212737 15311203802 010-53326578
监督电话:18511526897,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第二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
邮箱:spaqfz@163.com  客服QQ:2477399413 通联QQ:2243561739
中国互联网协会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络违法犯罪举报网站 北京网络行业协会